?
?
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自治區委、辦、廳、局直屬人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各大企業,有關行業組織、企業人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試行)》(人社部發〔2022〕14號)要求,現就進一步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健全企業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暢通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延伸拓展其成長進步階梯,充分發揮評價“指揮棒”作用,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建立與使用相結合、與待遇相匹配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
二、備案申報
(一)企業備案。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可按照《關于對申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單位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內人社辦發〔2020〕45號)要求向屬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備案申請,經屬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評估合格后,由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成為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
1.在中國境內依法登記,具有規范的財務制度和管理制度,社會信用良好,無違法違規、失信等不良行為記錄;
2.在擬開展評價的職業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所申報職業(工種)方面有較豐富的考核評價經驗,具備相應的基礎條件;
3.有負責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專門機構、與評價工作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專家團隊及相應的場地、設備設施(含視頻監控設備);
4.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以人才評價為營利目的,能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提供穩定的經費保障,并建立培養與使用結合、評價與待遇相掛鉤的長效機制;
5.具有完善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質量管理措施,自愿接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監督。
(二)企業自主確定評價范圍。備案企業可面向本企業職工(含勞務派遣、勞務外包等各類用工人員) 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依據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和新發布的職業(工種),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對職業分類大典未列入但企業生產經營中實際存在的緊缺急需技能崗位,按照相鄰相近原則對應到職業分類大典內職業(工種)實施評價。
(三)企業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企業根據技術技能發展水平等情況,結合實際,在現有職業技能等級設置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或調整技能等級,可在五個等級內劃分層次,對設有高級技師的職業(工種),可在其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形成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行業企業根據自身特點,考慮歷史沿用、約定俗成等因素,對上述技能等級名稱可使用不同稱謂,并明確其與相應技能等級的對應關系,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樣式和編碼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樣式及有關工作的通知》(人社鑒發〔2021〕1號)執行,證書編碼第16位為大寫英文或阿拉伯數字,其中“X”表示“學徒工”,“T”表示“特級技師”,“S”表示“首席技師”,“5、4、3、2、1”分別表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
三、評價實施
(一)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放管服”改革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暢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
(二)支持企業自主運用評價方法。企業要把技能人才評價工作融入日常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靈活運用過程化考核、模塊化考核和業績評審、直接認定等多種方式,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培育養成工匠精神和職業道德,建立科學合理、符合生產實際的評價標準體系。企業可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崗位特殊要求,對相應的職業(工種)的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申報條件等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內容原則上不低于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要求。支持企業發揮企業技術優勢,根據經營主業對暫無相應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職業(工種)自主開發評價規范,經備案后開展評價工作。
(三)鼓勵企業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企業評價規范要求,支持企業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并將競賽結果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相銜接。支持企業職工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對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可按規定晉升相應職業技能等級。
(四)鼓勵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按照《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實施意見的通知》(內人社發〔2021〕16號)要求,鼓勵企業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貫通機制,破除身份、學歷、資歷障礙,搭建企業人才成長立交橋。
(五)加強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載體建設。企業要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基礎能力建設,發揮原有職業技能鑒定技術優勢和組織優勢,依托企業培訓中心、實訓中心、就業訓練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組織開展評價工作。同時,鼓勵備案企業積極開展社會培訓評價工作,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備案為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為其它中小企業、院校學生、社會人員提供技能人才評價服務。
(六)健全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技能人才是企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技能人才實際貢獻,合理確定技能人才工資水平,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按照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黨辦發〔2019〕6號)和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貫徹落實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方案>的通知》(內人社辦發〔2021〕79號)要求,支持企業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相匹配,體現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制度,或在工資結構中設置體現技術技能價值的工資單元,或根據職業技能等級設置單獨的技能津貼等崗位績效工資。支持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資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資增幅不低于本企業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人均工資增幅。對優秀的高技能人才,可探索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專項特殊獎勵、股權期權激勵、技術創新成果入股、崗位分紅等激勵辦法,對在聘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在學習進修、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評優評獎、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比照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聘用到特級技師崗位的人員,比照正高級職稱人員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師薪酬待遇可參照本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標準確定或根據實際確定,不低于特級技師薪酬待遇。
(七)跨區域評價。加強跨地區協作,企業子公司、分支機構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主動對接企業,增設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站點,建立信息互通、結果互認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思想認識。各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自治區各行業企業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要將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作為支持企業發展、服務自治區經濟發展的手段,營造有利于企業技能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讓更多企業的技能人才立足崗位,鉆研技能,培養造就一批滿足企業需求、結構合理、等級清晰、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
(二)強化組織領導。各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持續擴大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覆蓋面,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做好評價機構備案服務,做好推動落實、服務保障、宣傳引導等工作。
(三)規范監督管理。各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質量督導和監管,建立健全質量監管體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加強質量督導,采取“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等方式,加強對企業評價活動的監督管理和指導。企業要落實評價質量管理主體責任,自我規范、自我監督,接受同行監督和社會監督。
(四)廣泛發動宣傳。各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自治區各行業企業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宣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6月24日